资讯

对话钧伟铝业何学伟:以品质与创新在工业型材赛道走深、走实

|
2025年09月02日 16:33:41
|
39782 浏览
|

70e2603d6f2ea9591136896b5f35987c.jpeg


当下,铝加工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建筑型材随着房地产增速放缓,需求量持续下降,与之相反的是工业型材需求呈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在光伏、汽车、机械设备、耐用品等众多板块,用铝量逐年攀升,这一趋势推动着我国工业铝型材的生产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产量连年上升。在此行业背景下,铝加工行业内的不少企业纷纷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向工业材领域迈进。而广东钧伟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伟铝业”)早在2010年,在当时建筑铝材市场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便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毅然迈入工业材行业。15年来,钧伟铝业稳扎稳打,专注高精度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工业材研发生产经验,成为工业型材制造领域的“先行者”。​


那么,作为工业型材制造的“先行者”,钧伟铝业在工业型材生产上究竟有哪些独到的经验,能够在行业浪潮中稳步前行?对于那些正积极转型工业型材的铝加工企业而言,又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期“对话丨专精特新”栏目,有幸邀请到钧伟铝业总经理何学伟先生,一起探寻工业型材发展之道。


专精特新-广东钧伟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学伟.jpg


痛点催生转型,品质导向促发展


“我们是从2010年开始正式布局工业型材生产的。”回忆起转型初衷,模具出身的何学伟坦言更多是被市场痛点“逼”出来的选择。在转型前的二十余年里,他一直从事铝型材加工业务,在做工业型材时经常遭遇材料质量不稳定的困扰。2010年,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何学伟下决心自己进入工业型材生产领域。“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攻克难题。我们了解加工端的痛点,知道工业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种由下游需求倒推上游生产的思维,成为企业日后发展的核心逻辑。与传统铝材企业先生产再找市场的模式不同,他们始终从客户痛点出发定义产品标准。


经过15年发展,钧伟铝业这家起步于佛山的企业已经在工业铝材细分领域建立起独特优势,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生产光学仪器铝型材系列、灯饰铝型材系列、家电铝型材系列、家具铝型材系列、汽车配件铝型材系列、散热器铝型材系列、卫浴铝型材系列等。


8bff415f6e88fa2a5adc9dd6f27f1e00.jpeg5de6f1b228b4bcf14d65592836062b08.jpegf8b9bbd5bedf1a5108a909f0d41da613.jpegfbf544c723d4c03095988c3c580a17ef.jpeg6571a30b01835ce6a1a6f8a322e8d17c.jpeg0f04bf237e6c329b5c04e2bd357b420f.jpeg


众多周知,相较于建筑型材的生产要求,工业型材的生产要求更多、加工精度更高,对于如何更好的保证工业材生产的成品率,钧伟铝业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对每个模具上机生产的第一条料和最后一条料都要保留样板,由品管主管亲自复检。如果头料合格而尾料不合格,说明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如果头料就不合格,整批料直接报废。”这种近乎偏执的质量要求与员工考核直接挂钩,何学伟表示:“成品率考核与员工收入相关,所以我们目前的平均成品率保持在88%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建筑材到工业材的思维转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门窗市场订单下滑,越来越多铝加工企业开始转向工业型材领域。但在何学伟看来,这种转型绝非简单的设备升级。他分析道,“从建筑行业进入工业型材,首先需要转变的是观念。建筑型材品类少,主要注重光泽度和尺寸即可,而工业型材几乎每个品种一个模具,对公差、结构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对生产出来的型材标准也会更严格。”这也是当下建筑型材企业向工业型材生产转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这种差异导致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何学伟提到:“工业型材订单往往很零散,有时甚至只生产两三条料就得换模具。很多习惯了大规模生产的建筑型材企业可能很难适应这种‘不怕麻烦’的生产模式。”


20250618164104c544fd.jpge6be2a75789dcefb22b9a513767530d6 (1).jpeg7a77ee4c95f51d15148a530292805a62.jpeg53bda944f9e899b95e56080fb0e5892b.jpeg37ecd572b49ed598a512a77153c0c97b.jpeg


面对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工业型材领域带来的竞争压力,何学伟坦言确实感受到了冲击,但并不焦虑,钧伟铝业在工业材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不仅是技术和经验,更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的定位是中高端客户,不与同行内卷加工费,而是以品质为导向,挑战高难度品类,越难的产品越有兴趣突破。”


数字化工厂投产,与产业链延伸“同频”发展


当下,铝加工企业都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钧伟铝业也不例外。今年7月,钧伟铝业在佛山顺德成功拿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布局。对于新生产基地的未来规划,何学伟透露,“生产基地规划2万多平方米,将以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核心设计理念,计划在2027年春节前投产,将是我们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支撑。”


未来,除了在数字化工厂的加快投产布局,何学伟的产业链延伸布局同样清晰:计划在三年内进入深加工领域,将型材产品向高端加工延伸;五到十年内,开发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铝型材产品,直接触达C端市场。“我们始终定位高端工业型材,但这个高端不只是材料本身,更是从材料到制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何学伟表示,钧伟铝业正在从材料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微信图片_2025-08-21_111416_988.jpg


在何学伟看来,工业材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对高端铝材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关键是能否持续解决客户痛点,能否保持技术领先。“以光栅尺型材为例,作为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这种型材的技术要求极其严苛——每米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1mm,公差范围控制在正负0.1mm以内。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只能生产普通机床用的光栅尺,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垄断。”何学伟介绍。但也正如他所说的喜欢挑战高难度品类,越难的产品越有兴趣突破,钧伟铝业最新研发的光栅尺型材产品,更是将直线度误差压缩到0.06 mm以内,并且今年已经开始小批量量产,帮助国内企业实现高端光栅尺型材的进口替代。这种突破意义重大,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更是为中国高端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


光栅尺.jpg光栅尺02.jpg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型材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升级,竞争也必将愈发激烈。但正如何学伟所言,只要始终聚焦客户需求、保持技术领先,就能在变革中把握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众多如钧伟铝业这般的铝加工“专精特新”企业,将为中国高端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