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层面再“亮剑”!光伏行业迎来破“内卷”关键一役

|
2025年07月21日 10:59:20
|
12083 浏览
|
光伏行业的 “内耗” 整治,短期内必然伴随着阵痛,但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对于光伏行业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刻。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高规格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光伏行业已到了必须告别“内卷”“自杀式”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深陷“内耗”困局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成为了当前光伏行业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在全球“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市场需求乐观估计将达600GW;另一方面,全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产能均突破1100GW,远超实际需求规模。供需失衡直接引发价格大幅跳水——2024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跌幅依次为39%、50%、40%和29%,组件最低报价甚至低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测算的0.68元/W成本基准。


价格战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利润大幅缩水。资料显示,2024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行业领军企业亏损规模均超过70亿元,A股光伏板块整体亏损逾600亿元。更严峻的是,行业陷入“越售越亏、越亏越扩产”的怪圈:这种非理性竞争不仅压缩了企业的生存空间,还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同质化竞争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近两年光伏组件质量问题频发已敲响警钟。


分析认为,光伏行业的“内耗”困局,来自多重矛盾共同作用。首先,资本盲目涌入推高产能泡沫,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108家上市企业跨界布局光伏领域,其原主营业务涵盖白酒、地产、服装、园林、食品、家电、机械制造、医疗信息化等多个行业,玩家的涌入,让光伏赛道变得异常拥挤。其次,技术同质化助长价格依赖。尽管光伏技术迭代加快,但多数厂商扎堆PERC等成熟技术路线,产品差异化不足迫使企业靠降价抢单;从市场看,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困境,低价出口引发海外市场警觉,潜在贸易风险不断上升,今年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海外市场的风险。


虽然前段时间光伏企业曾开启一系列自律自救行动,再加上“抢装潮”带动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但从2025一季度情况来看,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多数光伏企业仍在艰难支撑。


三管齐下能否破局?


破解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需要政策引导、行业自律、技术创新三管齐下。


资料显示,工信部7月3日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该座谈会由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参会的包括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等。


李乐成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政策面来看,一方面是严格产能准入标准,通过提高资金、技术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如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新规要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需达5000万元/公顷以上;另一方面,加强价格监管力度,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实施,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为行业划定“价格底线”。


行业方面,去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光伏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达成共识强化行业自律。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签订了自律公约,后续签约方将开始对产能进行管控。近日,有消息传出,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亚玛顿董秘刘芹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的消息属实,产能加速出清,将有力促进行业后续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技术方面来看,有行业人士认为,当前行业陷入“内卷”困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存量博弈与创新不足,差异化技术路线是突破困境的关键。良性竞争应是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实现价值竞争而非“价格比拼”。


民生证券表示,当前光伏行业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底部,高层针对行业密集发声旨在把无序“价格战"式的“内卷”拉回到创新驱动、价值竞争的正轨,看好后续通过政策与行业自律的协同,促进光伏过剩产能的退出,有效改善供需格局,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中信建投研究所指出,光伏供给侧政策正在正常推进之中。而且,作为反内卷竞争的关键行业之一,后续预计会联合限产与兼并重组一同推进。不过,目前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预计到三季度末,形势或许会逐渐趋于明朗。解决当前行业困局的决心十分明确,在政策有望推动的情况下,光伏行业中长期盈利中枢修复的趋势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认为,光伏行业的“内耗”整治,短期内必然伴随着阵痛,但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前,政策层面已然明确方向,企业层面也应该积极行动,一场反内卷与技术革命蓄势待发。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除低价无序竞争,才能为光伏产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