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铝冶炼纳入碳市场有何影响?明年碳配额缺口或达34万吨,企业需尽快降低碳成本

|
2025年04月10日 16:49:14
|
5738 浏览
|
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纳入碳市场后,铝冶炼行业的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将被管控,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包括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两类非二温室气体。


  铝产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产业,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对相关企业有何影响?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90多家电解铝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预测未来年度碳配额缺口可达34万吨,企业将面临额外成本。但长远来看,这将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和升级改造。此外,铝冶炼行业的直接排放降碳有难度,建议从提升炭素质量、提高电解槽管理水平等方面来降低直接排放。


  铝冶炼2026年配额缺口或达34万吨


  铝冶炼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8.8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电解铝产量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根据《方案》,扩围后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量将增加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副主任葛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94家电解铝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


  铝冶炼纳入碳市场的管控范围与电力行业有所不同。电力行业只管控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而新纳入的铝冶炼行业,除了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也纳入管控。纳入管控范围的温室气体种类也有了新变化,铝冶炼行业除了纳入二氧化碳外,还纳入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两类非二温室气体。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唐惠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铝电解工序的直接排放中,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二氧化碳占91%,四氟化碳占8%,六氟化二碳占1%。


  在配额分配方面,铝企的配额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变化,企业所承担的碳成本也有所不同。


  唐惠珽表示,根据《方案》要求,2024年度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2025、2026年度配额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能产出挂钩,合理确定配额盈缺率,行业整体配额盈亏基本平衡。


  “据我们测算,铝冶炼行业所覆盖的二氧化碳当量不足0.7亿吨。2025年,铝冶炼行业和企业均不承担碳成本;2026年至2027年,在不考虑履约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预计铝冶炼行业整体配额略有缺口,缺口率或将小于0.6%,结合行业利润情况,假设铝冶炼行业的配额缺口率为0.5%,可推算出其年度配额缺口34万吨,按照碳价水平100元/吨计算,则铝冶炼行业的显性碳成本约为0.34亿元/年,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显性碳成本为0.78元/吨铝。”唐惠珽说。


  惰性阳极成为铝企减排突破口


  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唐惠珽表示,无论是盘查碳排放数据还是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进入全国碳市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此外,碳排放强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铝冶炼企业,未来还可能面临碳排放配额不足的情况,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来完成履约清缴义务,因此还会承担相应的显性碳成本。就行业整体而言,碳市场本质上是一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渐进式工具,有利于推动产能优胜劣汰,实现节能降碳转型升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25%以上,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电解铝行业2024年—2025年形成节能量约2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万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铝冶炼行业的直接排放降碳仍然有难度。葛青表示,直接排放降碳空间有限,但可以通过提升炭素质量,提高电解槽管理水平等方式进行减排。不同电解铝企业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取决于阳极消耗强度。唐惠珽认为,为了减少直接排放,铝冶炼企业未来的减排方向有两个,一是降低阳极消耗量,例如使用含硫量更低、灰分更低的阳极;二是加快转向惰性阳极,以实现完全消除阳极消耗的碳排放。


  扩围相关工作已经正式实施,企业需要尽快做好相应的准备。唐惠珽表示,企业需要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生产设备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熟悉全国碳市场核算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市场交易规则,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铝冶炼行业的绿色标准也正在起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要重点研制铝冶炼及加工碳足迹计量和评价等标准。


  “目前在碳足迹相关标准方面,我们发布了全国首个工业领域的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主要针对电解铝产品。此外,我们已经立项铝加工产品的标准,其他细分产品正在加紧制定团体标准、行业标准。”葛青说。


  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铝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凭借其轻质、耐腐蚀和易回收的特性,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的出口提供了坚实支撑。葛青介绍,目前国内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单车用铝量分别约为150kg、255kg,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各类乘用车的单位铝用量平均约为180kg/辆。铝还可以用在电池系统、变速器、电机、发动机、防撞梁、车轮、四门两盖等方面。


  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是否会影响终端企业?唐惠珽表示,铝冶炼纳入全国碳市场之后,至少在2027年之前,企业不会有太多碳成本,传导到下游影响会更小,终端企业可能更关注的是铝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绿电。葛青也认为,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范围仅包括直接排放,加工企业可能会面临电解铝成本上升的传导效应,但总体来说影响幅度比较温和。对于更下游的企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铝材只是众多供应链中的一部分,不会因为铝冶炼纳入碳市场而面临重大冲击,反而可能会从供应链的绿色转型中获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铝材出口626.7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19.3%,出口金额20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6%。同时,2024年,我国铝材出口至220个国家和地区,向墨西哥等前十名国家和地区共计出口332.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53.0%;我国铝制品出口至231个国家和地区,向美国等前十名国家和地区共计出口158.5万吨,占比48.3%。


  深化对外合作的同时,我国的铝产品出口也面临绿色贸易风险。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天工智库中心能碳管理研究员赵慧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结合国际的绿色贸易措施看,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旨在解决因各国碳定价差异引致的碳泄漏问题,对进入欧盟的碳密集型商品的碳排放收费。CBAM要求相关产品进入欧盟时,购买CBAM证书以确保欧盟内外的产品的碳成本持平,铝产品在CBAM的覆盖范围内。


  “CBAM的CNcode(欧盟海关用于商品归类的8位编码)里包含了大部分的铝材和铝制品,包括未锻轧铝、铝粉、铝条、铝丝、铝板、铝箔等。”葛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补充道。


  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方案》里体现了对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的重视,这是否会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CBAM?赵慧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碳排放成本支出来看,CBAM只对铝生产过程的直接排放收费。而在中国碳市场,同样只管控铝冶炼行业的直接排放。在铝冶炼行业的排放中,直接排放占比相对较小,间接排放是大头。因此,国内国际相关碳政策对铝冶炼行业造成的碳负担都是有限度的。


  再从碳成本持平方面来看,CBAM会考虑产品在原产国已支付的碳价格,进行“碳关税”抵扣。在计算CBAM“碳关税”时,会从应缴纳的总费用中减去该产品在出口国已支付的碳费用。至少在2025年,铝行业尚不用为其排放实际支付费用。


  “对于铝冶炼企业而言,只有当它们真正为直接排放支付了费用,欧盟的CBAM才会予以抵扣。从短期来看,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对于抵御CBAM尚无直接影响,但长期来看,未来会有所帮助。”赵慧慧说。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