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流回潮!出走到社区、商超的商户们,纷纷回流卖场?

|
2023年02月14日 09:48:56
|
19197 浏览
|

开年后,不少家居建材卖场陆续恢复营业。时值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行业利好政策的出台,如何促进家居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成为行业关心的焦点。


行业呼吁抓住商机,适当让利消费者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的马会家居、吉盛伟邦、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多家卖场,发现不少商户通过升级店面、清样现货、低价促销等方式吸引更多客源。而面对客流减少、铺面难盈利等多年“顽疾”,有业内人士表示,各个卖场和商户要抓住当下商机,适当让利使得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方便消费”。


市况:卖场商户陆续恢复营业,市场悄显声色


2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马会家居,只见大部分商户已经恢复营业,但仍有不少门店被巨大的横幅围挡起来,横幅上面写着“店面全面升级”“装修升级”“全场清样2折起”等字样。粗略统计,当日马会家居一楼至少有6处门店仍处于装修闭店的状态中。


不过,开年首场促销早早露出水面。“在元宵节之前下单,支付2000元订金就可以享受打九折的优惠。”一家涂料门店人员表示,上一年的工资、场地租赁和师傅人工费等方面的水平都比较低,但今年渐渐有所回升。“我们的产品价格每隔半年可能就会涨价一次,所以现在下单的话,价位是比较稳妥的。”


“一年中,开年时的优惠活动力度肯定是最大。”位于琶洲的红星美凯龙广东1号店,斯高家具门店促销员同样称,“目前活动期间七八折,相比3月,基本所有的家居建材品类3月份都会在原价基础上进行调价,调价幅度约5%-10%。”


部分商户也趁此时间清样特卖促销。“正月十五之前都是现货清样优惠活动。”在海珠区的吉盛伟邦国际建材馆,一门店导购员指着店内的胡桃木组合柜称,“现在下单便可直接搬走,无需花时间等工厂生产。”记者环视一圈,发现该品牌在同卖场的另一处铺面设置了特价优惠专区,床垫、沙发、桌子等家具上均摆放着不同的打折促销牌子。


走访过程中,记者观察到,还有个别商户在铺面前拉起横幅、竖起宣传牌,为即将到来的“315大促”提前预热。“消费满2万元就能有1000元的优惠券,只仅限于特定商品。”在天河区黄埔大道的居然之家家居MALL,芝华仕门店人员介绍道,3月的优惠活动已经开始了,但目前参与限时优惠的产品和类别并不多。


卖场:“家居消费场景春潮涌动的时期来了”


“现在可以说是,家居消费场景春潮涌动的时期来了。”吉盛伟邦华南区营销总监许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家居建材行业,一般是每年元旦的时候,各大工厂开始放假,直到3月份才陆续复工。“由于春节前积压了许多消费需求,所以卖场在3月份开展营销活动,市场通常会迎来一小波销售高峰期。”


事实上,家居建材卖场在过去的三年里过得并不容易,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根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于去年12月发布的《2022年建材家居市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受疫情和房地产下行,以及销售渠道多元化、消费者被严重分流等多重因素影响,卖场当前发展普遍面临困境。其中,空租率上升、招商困难由2021年的第四位,跃升为第一位,成为卖场2022年面临的主要困难;客流量明显下滑,成交量显著下降,由2021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提升了22个百分点;而上述两项占比都超过了60%。


“2022年上半年卖场的营业还可以。单从时间周期来看,去年五一的活动效果甚至已经是超过2020年和2021年的水平。但从去年11月份开始出现了问题。”许艳表示,但随着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机。“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去年底卖场跨年大促所取得的效果超出我们的预期,已赶上2022年3-4月的水平。”


从各项行业数据来看,去年的家居建材行业也展现出其韧性。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全国建材家居市场经历了疫情反复冲击、地产行业下行、原材料上涨、购买力下降等重重挑战,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达到11610.76亿元,同比仅下跌1.39%,足见消费需求不减。


商户:出走到社区、商超的商户如何回流到卖场?


值得注意的是,卖场客流量连年减少、商户出走已是不争事实,并成为行业的一块“顽疾”。走访卖场时,记者以15分钟来计数,马会家居一楼某床垫品牌门店,发现其间仅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进店咨询,随后很快走出。二楼某全屋定制门店前,三两位店员时而聚集交谈,时而刷着手机。而在更多时候,他们所做的唯一事情是在门前来回踱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卖场里。相较家居建材门店,部分卖场的餐饮、影视、亲子乐等区域人流明显更多。询问当日客流量是否与往常一样时,居然之家一名家具促销员表示,元宵节之前,卖场的人流基本很少,一般不具备参考意义。“待节日过去,人流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即便是节后,个别卖场给人的直观感受仍是空旷。例如2月6日下午,金沙洲的红星美凯龙里的顾客寥寥。待走到二楼商铺时,发现卖场通往三楼以上的手扶电梯均处于暂停运行状态,脚踏板和扶手处都落下一层灰尘。原本用来悬挂巨幅广告的吊钩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空荡荡的。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卖场出租率呈总体下降态势。报告显示,卖场的出租率在70%以上的企业占比88.55%,较2021年的92%有所下降。而仍身处卖场的品牌和商户也纷纷干起了“副业”。在常规的门店接待顾客、举办明星和企业高管签售促销活动之外,还进小区打造样板间吸引业主,向社区店、独立店、集成店等“小业态”转型,以及开始重视和发力家装零售渠道。


为何商户选择“出走”?“这个卖场举行的营销或促销活动,大多时候与我们没有关系。”当记者以意向入驻商户的身份,咨询卖场平时的经营情况和引流力度时,一位坐在店面前刷着手机的家居导购员,直接建议记者换其他的卖场。进一步询问门店是否有直播带货、进社区拉动客源时,该店员则表示几乎没有。


在另一家卖场,有门店人员坦言,在特定的节日促销节点,卖场通常都会举办抽奖促销活动引流,但对于门店来说,还远不够,优惠力度和客流量还是要自身拉动,比如将销售渠道分为店面和小区渠道两部分,由专门员工负责社区样板间打造社群宣传等。记者注意到,走访当天,某家居品牌还打出“某某小区业主专享团购会”广告标语。


然而,“这种受市场及疫情影响下走出的模式,并不会成为普遍。”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向记者分析指出,商户出走到社区、商超更多是一个权宜之计,难以形成气候。一方面,由于家居产品自身属性限制,“酒香也怕巷子深”,同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大型卖场则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另一方面,虽然社区小店更容易获客,但同样要担负不低的租金。


行业声音:“卖场当务之急,是既要吸引客源也要留下商户”


“过去是如何引来客户,现在要如何留住经销商,同时还要留住客户。”秦占学表示,“卖场要改变过往坐地收金的做法,要从‘半房地产商的身份’,转变为经营性的卖场,与经销商成为一个利益共存的状态。”在他的观察中,近几年部分卖场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馆、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公司股权分配,以及商户免租而与卖场共享利润分成等多种方式加强双方的粘性。目前许多商户主动回归,也成为了一种行业现象。


秦占学提到,“随着国家和行业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家居行业迎来新机遇。商务部近日表示将2023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将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上。各个卖场和商户更要抓住这个商机,适当让利消费者,让消费者荷包还没鼓起来之前也能消费;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让消费者愿消费;诚信经营,做好售后服务,使得消费者敢消费;并做好线上线下数字化建设,相信卖场就能有所起色,恢复或甚至是超越疫情前的水平。”


来源:新快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