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键解析中小家居家装企业的发展关键!

|
2022年11月09日 17:58:55
|
21342 浏览
|
2023年及以后的市场会变好吗?

2020年之前,我们就在讨论家居家装市场的行情,认为市场下滑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关于企业破产关停的信息,高频次出现。

事实上,2020年之前的多年里,大家居产业保持了多年的上扬曲线。

规上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总额、家具零售额、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新建商品房的规模等总量数据,大部分时间都在增长,即使偶有波动,也并未影响市场繁荣度一路向上。

另一个更明显的指标是,超过90%的上市公司,都赢得了长达十年左右的增长,幅度往往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与整体市场繁荣、一二梯队品牌崛起相应,一批上亿规模、千万规模的经销商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

受益于市场走俏,从业者收入普遍有了提升。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凡是大喊生意不好做的,原因只能归结于自己的竞争力不足、优势不明显,或者遭遇意外因素的冲击,影响了收入表现,影响了回报。

一键解析中小家居家装企业的发展关键!_1(图片来源:良品乐购官网,侵删)

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 ,受疫情影响,加之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品牌效应的继续强化、竞争激烈程度的升级,中小家居家装企业的亏损面确实出现了明显扩大。

2021年有一些改观,市场大面积恢复,家居家装消费需求走旺,头部企业得以大展身手,中小企业里收益不错的又增加了一些。

当然,受房地产市场影响,那些相对依靠大宗工程业务的家居建材装修企业,遭遇的冲击颇为残酷,有一些措手不及。

进入2022年后,外部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 ,即使是龙头企业、各个细分赛道里的上市公司,今年基本上告别了高增长,营收增幅能超过10%都已是凤毛麟角。

大咖们都如此,中小企业的情形将很难乐观。

那么,2023年及以后的市场会变好吗?

大家居市场总量逐渐恢复的可能性,应该还是有,尤其是满足三大条件的情况一:

1)疫情得到控,并且多点散发频次至少降低到2021年的程度;

2)政策积极助推消费与家居业,并且保持稳定;

3)房地产行业止跌,包括开发投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等,能够有所恢复。

上述条件任一项能够实现,对家居行业的总量稳定,都是大有帮助的。

但是,即使总量止跌,甚至回升,并不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市场就会大好,更不意味着80%的人都觉得好。

即使大家居产业最风光的时候,也有至少20%的从业者感觉无从施展,找不到立足之地。更何况是当前及明年的环境下,自然还是有人感受到寒冷刺骨或凉风习习。

一大明显的现象是,家居家装消费正快速向头部企业、特色企业集中,最大份额的市场红利,都将被主力企业收割。

越往后走,中小规模的品牌工厂会很困难,没有把护城河挖深的大中型企业,也会面临困难。

一键解析中小家居家装企业的发展关键!_2(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大家居行业、装修行业的大众红利时代,已经远去。

下跌后的市场总量即使再增长100个亿,可能也无法回到此前的高峰时刻。对比辉煌期,总量可能还是减少了。

这100亿中,大中型企业会拿走90亿,留给中小企业的只有10亿。总量只是在止跌,剩下的蛋糕过小,将无法养活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其中被淘汰者的比例或许会继续增加。

普通人进来创业,难度也比以前大了许多,失败率高了很多。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将进一步严峻。

未来的每个细分品类里,可能只有40%或者60%的企业能活下去,只有10%左右的企业能够活得比较好,而超过50%的公司可能都比较难受。

对市场温度的感知,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们明显看到,每个细分赛道都被老品牌们牢牢占据,给二三梯队品牌崛起的空间一直在收窄,至少近五年里,出现的新锐品牌极少。

在我们的关注范围里,2016年以来成立的新公司,有一定活跃度与知名度的,整体未超过100家,多数集中在智能家居领域。

90%的行业舞台,牢牢掌握在那些成立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老牌公司手中。

即使经销商板块,格局也基本稳定,跨界而来的新商数量并不多 ,即使出现一些有实力的角色,其实也是在大家居行业里洗牌。

腰部商家有机会向前再迈一步,做大做强,跻身头部。而尾部商家要成为大商,可能性很小。大商一方面稳固原有的优势战场,高筑墙,深挖护城河,另一方面会涉足新品类、新区域,把规模做大。

在此形势下,少部分大中型商家可能马失前蹄,引发严重的经营问题,导致败笔,但更多的中小商家,可能被挤出舞台,成为牺牲品。

一键解析中小家居家装企业的发展关键!_3(图片来源:良品乐购官网,侵删)

新的转型挑战正在铺开,是机会,也是坑。

成功了,自然十年一遇甚至三十年一遇的机会;失败了,自然现在看到的机会也就变成了陷阱。

智能家居的高速发展,正逼迫众多企业转型 ,如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智能门窗、智能水龙头等,甚至全屋智能方案的推进。

它们的成熟,正在替代传统品类的部分市场。

那么,我们是否要转型,该如何转型,又如何打开智能家居产品的局面?

这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课题。只要转型探索新领地、拓荒新沃土,就会让一些人感觉难受。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不喜欢创新的,有多少人愿意走出舒适区呢 ,这可是花了很多年才建设起来的。

可能在舒适区没有享受几年,又要跑出来,重新寻找新大陆,迎接新挑战,未来还充满变数,肯定会觉得难受。

当前被智能家居冲击的细分品类,如果原来的企业还没有跟上节奏,而传统产品又不具备明显的优势,那么2023年后的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好转。

智能制造水平的升级,已是重点企业发力的方向。 这是个好东西,自动化制造、柔性生产、提高材料利用率,还能个性化满足终端需求,效率也高,降本增效的能力进一步升级。

但付出的代价也大,投入高,只有20%、30%的企业有能力躬身入局,投身智能制造的大潮。

而无法趁势而起者,只能成为围观者,或者对生产线只能做局部升级,那么,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产品竞争力的角逐上,失了先机,拖了后腿。

还如何对抗领头者们,又如何成为蛋糕的分享者?

互联网高度渗透的时代,数字化生存已成常态,线上没有优势、数字化运营没有经验的企业,在2023年及未来的竞争中,很难占到上风。

年轻化消费群体崛起,需求多元化,审美分化,没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市场也会好。缺乏品牌力背书的产品,很难卖得好。

跟不上80后、90后、00后需求节奏的公司,市场也不可能好,会被淘汰一大批。

败在品牌拉力上,败在产品上,有渠道,但可能卖不动。

品牌没有建立起来的公司,生意也不会很好。

口碑不仅存在于客户的认知里,还要体现在客户的晒单、老带新、复购等动作上,还要活跃在社交媒体上。

03

需求总量依然庞大,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客观事实。

总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从各种渠道里获益,并顽强生存、成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比拼的是:谁有信心出手,谁有能力参与竞争,谁有打硬仗的准备,谁具备追逐整个过程的毅力。

对于大商来讲,做强原来的优势品牌、优势品类与优势区域,抓牢三个优势,当属上策。稳健适度扩张,把握未来的趋势机会,当量力而行。

对于新商而言,先评估品牌保障能力、自有资源的厚度、能力与团队,再决定是否入场。谨慎为先,稳健为要。

虽然说,市场下行、波诡云谲中,可能隐藏了未来的大前景,但我们绝大多数从业者,都没必要赌这一把。

从比较坏的打算入手做准备,没有错。信心是一种力量,乐观也是力量,而悲观同样能带来力量。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