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王吉位:对标一流 加快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
2023年06月07日 14:11:21
|
90482 浏览
|

2022年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30余项,地方政府也纷纷制订了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融合加速进行,技术水平加快提高,产品再生利用占比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出现新问题,比如产能增长过快、产品附加值不高、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产业整体水平还不高等。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修炼好内功,也需要外部协同,当然还需要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在对标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不断完善和提升,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首先,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一是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品种产量合计为1655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产量分别为375万吨、865万吨、285万吨、1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4%、8.13%、5.56%、-5.11%。预计,今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到2025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再生有色金属新建产能迅速扩大。2022年新建项目涉及产能超过1500万吨,其中,再生铜320万吨、再生铝824万吨、废铅蓄电池处理能力24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涉及废电池和极片处理能力1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5%、36.4%、50%和100%。以再生铝、铝灰资源化利用和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为投资热点,项目数量大幅攀升。三是规划产能巨大。各地政府纷纷鼓励打造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大型企业抓紧布局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以再生铝为例,正在规划产能将近1000万吨,如广西平果市全力打造500万吨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铝集团计划将再生铝产能规模扩大到300万吨、魏桥集团在邹平规划发展200万吨再生铝、明泰铝业140万吨再生铝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孚实业在河南和广元的130万吨项目正在抓紧落实、鑫铂股份在安徽规划了年产60万吨的再生铝合金光伏边框项目等。


其次,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融合加速进行。一是集聚区加强延链补链强链产业。浙江台州谋划转型升级发展,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制造之都”的重要支撑;江西丰城瞄准配套新能源电池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江西鹰潭打造国际陆港经济开发区,着力推动绿色新能源产业和铜精深加工产业互动发展。二是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加快。有色金属系统的原生冶炼企业加快进入再生金属领域,加工企业利废比例稳定增长;原生铅和再生铅双轮驱动的局面已形成;压铸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再生铝延伸;环保企业布局含铜危废处置、铝灰处置;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积极布局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三是产业链配套更加紧密。再生铸造铝合金企业更加紧密地围绕在主机厂周边布局,如湖北武汉周边已布局70万吨、安徽合肥周边在建超过10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多数布局在湖南、江西、安徽及广东等电池生产企业集中的省份。四是资本市场更加关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随着大型企业和新兴资本的进入,市场活力和潜力不断激发,当前涉及再生有色金属业务的上市公司已超过50家,3年内实现了翻倍。五是世界先进企业纷纷致力于再生产业发展。海德鲁研发的75%和100%再生铝产品先后实现了量产,碳减排成就突出。美国铝业自2013年开始逐步削减原铝的生产,在SustanaTM产品线上拥有至少50%回收铝含量的EcoDura产品。世界最大铝轧制产品制造企业诺贝丽斯在铝罐、汽车板、航空航天及建筑专用材料等方面大量推广回收废料再生利用。嘉能可在2022年成立电池回收公司不断布局回收废电池。


再其次,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原料回收体系将不断规范。一是国内回收量不断增长。2022年,国内废铜、废铝、废铅、废锌的回收量分别为235万吨、725万吨、285万吨和13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8%、增长3.57%、增长5.56%、下降5.11%,合计达到1375万吨,同比增长2.08%。同时,新兴领域废旧金属回收量快速增长,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极片约44万吨,同比翻倍增长;铂族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约25吨。从主要回收市场看,山东临沂华东有色金属城废铜铝回收交易量近180万吨;河南长葛大周废铜铝回收利用量超过200万吨;江西丰城市循环经济园区废铜铝回收量约70万吨;江西省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废铜加工利用量约为120万吨(以国内原料为主)。预计未来3年,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年均可达1600万吨。二是海外高品质再生原料将继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2022年我国进口再生铜、再生黄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分别为177.1万吨和151.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5%和47.39%。从东南亚及日韩进口的再生铜铝原料占比分别为41.27%和45.84%。美国仍是重要进口来源地,2022年从美国进口的再生铜铝原料分别为32.10万吨和16.59万吨,占比分别为18.13%和10.94%。预计,未来再生铜铝原料进口量保持在300万吨以上。


最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一是重点指标优化。再生铜火法精炼直接制杆技术装备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原料预处理精细化分选水平和效率将持续提高;熔体合金化、在线回收技术不断进步,双室熔炼炉及蓄热式燃烧等得到广泛应用,先进装备的铝、铅元素回收率分别超过98.5%、99%;先进企业再生铜(间接利用)、铝、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低于300标煤/吨、100标煤/吨、100标煤/吨,比十年前降低约20%~25%。针对新产品、新材料的关联产业合作体系逐步形成;固危废的处置利用配套工艺及装备、配套末端治理设施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方向迈进。二是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支撑。2022年,再生有色金属主要品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1亿吨,其中,再生铜减排1050万吨,再生铝减排9515万吨,再生铅减排500万吨。预计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减排超1.4亿吨,将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作出重要贡献。三是国际先进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美国正在开发新工艺,旨在利用任何铝废料精炼至超纯金属(P0101),还可以与纯度较低的废料混合生产符合纯度的合金;欧洲的激光诱导分选技术,可以把同系列的不同牌号铝合金分开。


另外,再生有色金属在产品中占比不断提升。一是在消费中再生比例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品种产量占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再生铜达到精炼铜产量的33.9%,再生铝达到电解铝产量的21.5%,再生铅占铅产量的47.9%,再生锌占锌产量的22.8%,再生锂占锂盐产量的6%,再生钴占精炼钴产量的14.49%,在保障有色金属资源供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产品向高质化转变。为实现自身碳减排目标,国内外许多制造企业纷纷要求产业链各级供应商增加再生有色金属使用占比,目前,再生铜直接利用比例不断提高,再生铝已经用于生产铝合金轮毂、5G通讯设备结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部分再生铅企业具备精铅的生产能力、电解铅产线,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等材料。国内对再生产品的认识也是与日俱增,根据发达国家和头部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再生产品在满足与原生产品同样性能的同时,绿色低碳的属性将为其赢得更大的附加值。三是国际上再生产品应用已经相对广泛。美国诺贝利斯与JLR合作研发了再生铝比例高达75%的铝合金,还将研发啤酒罐身铝材再生铝含量90%,与雀巢奈斯派索Nespresso合作推出80%再生铝制成的咖啡胶囊,与Ball Corporation合作生产再生铝含量达到90%的波尔铝杯。挪威海德鲁(Hydro)推出了75R铝合金CIRCAL成功应用于办公楼作为铝幕墙。宝马、奔驰、日产、捷豹路虎、特斯拉等正在提高再生铝材料占比。苹果公司已使用100%再生铝投入电脑和智能手机生产。可口可乐宣布到2030年100%使用再生铝生产易拉罐。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首先,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有待合理规划。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原料供给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再生有色金属项目投资高速增长,但是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新建、在建项目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各地园区和企业纷纷布局,产业分布呈现点多、零散状态,布局不尽合理,对于局部原料供给造成极大压力,相关配套的鼓励政策也有待完善,不利于规范管理,也容易造成产能无序扩张。


其次,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有待加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居多,利用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中端,长期受上游原料紧张、税务合规性、回款周期长、产品利润低等综合影响,加之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现场精益管理滞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亟待加强等。根据上市企业公开数据显示,再生铜企业每股收益为0.43~1.63元,净利润在5亿~60亿元,营收在140亿~820亿元;再生铝企业每股收益为0.38~2.8元,净利润在2亿~20亿元,营收在3亿~250亿元;再生铅企业每股收益为-1.6~0.73元,净利润在-13亿~10亿元,营收在115亿~270亿元。


再其次,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联合攻关平台欠缺。当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设备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整体较低,技术升级速度缓慢,精细化预处理分选成套装备的国产化推广力度不足,熔炼环节综合能耗水平尚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末端危废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产品保级和升级技术缺乏。无论是原料集聚、技术攻关、管理提升,还是研发产品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才,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联合攻关才能高效实现。


最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配套。一是相关进出口政策需要尽快配套。继续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允许符合GB/T 40382-2021《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和GB/T 40386-2021《再生纯铝原料》的原料进口,顺利通关;鼓励相关部门组织制订可循环利用高纯靶材相关标准,并推动相关原料的进口工作;建议推动再生有色金属进口原料转关试点实践;建议再生铝加工贸易业务过程中,分选产生的非铝金属碎料内销征税按边角料管理。二是相关行业规范亟待完善。现行的《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和《铝行业规范条件》内容中涵盖了部分针对再生利用企业的规范条件,但是并不包含加工预处理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规范条件,难以对再生铜铝行业进行有效的系统性管理和指引,不利于引导行业发展。三是《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年版)》有待修订和解读。建议进一步扩大品种范围,或与所得税目录统一,将从事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成本确定方式予以明确,适时出台权威的实施细则或政策解读,多方联动共同把政策落实到位。


对标国际一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快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断团结广大产业企业,以调查研究为手段,深入一线,望闻问切,整理和分析,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制订依据,争取从标准和规范上引导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推动跨行业交流合作,不断帮助产业在全社会中广泛宣传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绿色低碳属性,培育广大消费者使用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意愿。三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帮助企业找到对标一流的方法和工具,不断对标先进,全面提升管理、经营和技术水平,在产业内营造你追我赶的高质量竞争氛围。


其次,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对标一流提升自身建设。再生金属产业想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还是要落到企业高质量发展上。企业想要高质量发展,不是盲目地扩大产能,而是要寻找对标企业或对标指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不断实现和赶超,不断打破自身极限,才能迎来新生。对标一流要根据各自企业当前的经营现状,找准定位寻找合适的对象。找到对标企业后就要围绕“对什么”下功夫,比如,在财务指标方面,要通过对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表的分析,对比偿债能力(营运资本、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在技术指标方面,要在原料精细化分选效率(功率、回收纯度)、金属回收率、烧损、能源动力(综合能耗)对比;在创新能力方面,要在研发投入(费用化投入、资本化投入)、产品专利、标准、认证、数字化成果对比;在质量管理方面,要在加工产品优良率对比;在社会责任方面,要在碳减排、职工福利对比。


再其次,落实对标指标的准确性路线图。每年年初,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峰会上,都要对上一年度对标情况进行总结,梳理产业内可参考性较高、普适性的一流指标供企业探讨,进行优化创标。在年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工作交流会上讨论确定一流指标数值。在年度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发布一流指标及实施路径、并将部分指标作为产业20强企业评选参考指标。


总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深刻领会并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全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要准确把握发展新机遇,科学应对新挑战,对标一流,积极作为,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交流合作,向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通过产业共同努力与内联外合,再生金属产业必将迈上崭新台阶。


(作者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有色金属部主任、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