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五一”家居卖场人流回暖明显 企业业绩承压有望改善

|
2023年05月06日 09:12:52
|
29795 浏览
|

下载.jpg

下载 (2).jpg

下载 (1).jpg

■5月1日下午,记者在一大型家居卖场看到多位消费者在各门店选购心仪产品。

经历过2023年年初的冷清,家居建材卖场久违地迎来热闹时刻。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多个家居建材卖场发现,除了传统的折扣补贴、满额赠、抽奖之外,商家还通过新店开业、落地活动、业主团购会、“以旧焕新”“周年庆”等各种形式来招揽更多人气。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的复苏,家居建材卖场企业今年的营业额、利润等状况有望比去年好转。

■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 图/文

A

家装需求重提日程,卖场人流明显增多

“前两日客流更多,都忙不过来。”位于天河区黄埔大道东的居然之家,一位卖场促销员一边向记者说道,一边频繁低头回复手机里的客户信息。此时正值2023年5月的第一天,卖场里人头攒动,客户围坐在洽谈家居购买事宜,走道一旁粘贴的宣传横幅写着“满1万返1千”“大放价”等广告标语。

一名在马会家居某家全屋定制企业工作的家居顾问同样表示,“相较去年,今年“五一”的客流明显增多。许多客户原本搁置的装修计划都提上日程,眼看着市场由年初的冷清转向热闹。”在与这位工作人员交谈的20分钟里,记者明显看到展厅内有多位消费者来回走动,不乏多对父母带着孩子进店咨询。

除卖场促销优惠活动之外,不同家居品牌也互拼促销手段,纷纷拿出特定款式商品、优惠套餐,甚至举行业主团购会、焕新开业等活动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在走访当天下午三点左右,一家智能卫浴品牌在马会家居的中庭大厅举行开店活动,并打出“千万补贴”“买一送一”的宣传语。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卖场里,包括且不限于新增不同家居品牌分店、举行新品发布会等。另外,智能家居、智慧家装等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水”选项。商家推介销售时,均把智能、便捷、省心等产品或套餐特点作为主打卖点进行销售。

不过,有部分走高端路线的家居品牌称,尽管适逢节假日,其销售仍如往常一样,并没有较大变化,且不推出大型促销活动。“客户大多较注重线下沉浸体验,反而更愿意错峰时间过来尝试新品。”

有消费者亦表示,“五一”假期的卖场折扣优惠多数采取返券方式,诸如消费到一定额度再返还相应价值的消费券,更多是一种引流手段且持续时间较短,未必就比真金白银降价实惠,不急于一时下单。

B

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但家居消费有滞后

从市场整体来看,家居消费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赖家装需求。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2020年家装需求呈上涨趋势,2020年后有所下降,随着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家居装修市场也会得到恢复,预计2023年家居家装市场规模约为2.85万亿元。另据《2023中国春季家装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今年春季,超五成人群有家居家装消费计划,消费者对家居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及改善型装修需求日益增多。

在过去的2022年里,与居住相关的商品消费需求(包括家用电器、家居、装修等)不振且增长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商务部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家居消费,包括针对家居家装消费发展新情况、新趋势,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恢复扩大传统消费、创造培育智能消费,全力稳住消费的基本盘。

有行业人士分析,加大家居消费支持力度多表现在消费补贴上,例如围绕消费需求升级、下沉市场等方面,结合推动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家居商品的消费补贴。从行业更大角度来看,家居消费的恢复和提振,仍需要房地产市场尽快重回合理运行的轨道。

华泰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也指出,今年一季度终端家具零售温和复苏但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主要系家居消费具备一定滞后性,即在引流蓄客、设计下单、工厂生产、发货安装、确认收入等家居消费环节,消费场景复苏带动的客流增量未完全转化为一季度需求,但有望继续在二季度得到转化。

C

去年营收净利双下滑,卖场巨头业绩持续承压

日前,沙利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家居零售渠道经营表现整体下跌,市场规模回落至2.9万亿元,2017年到2022年间零售额复合年均增长率为-0.3%。即使在今年行业看似逐渐好转的趋势下,家居卖场并非想象中的从容。近日,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家居建材卖场陆续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企业营收净利双下滑几乎是普遍常态。

财报显示,居然之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9.81亿元,同比减少0.69%;实现净利润17.21亿元,同比下降27.64%。居然之家在财报中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外部特定因素影响。

就外部原因而言,报告期内全国直营门店因外部特定因素平均停业31天,并对直营卖场内商户减免租金、物业管理费等;加盟店签约和数量较上年同期的计划有所减少使得加盟费收入下降;以及家居家装行业是重体验重交付的行业,需要在线下实现体验和交付才能完成最终消费。外部特定因素限制了消费者的出行及部分地区物流中止,多个地区甚至暂停了建材装修及搬家等业务,上述因素均显著影响了体验和交付环节,消费者消费周期被延长,进一步抑制了消费需求。

据居然之家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亿元,同比增长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亿元,同比下降10.25%。

相较之下,红星美凯龙的“缩水”幅度更大。红星美凯龙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下降63.43%。这一下滑趋势持续至2023年,红星美凯龙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6.17亿元,同比下降22.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79.1%。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新快报记者指出,家居建材卖场的业绩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原因影响,一方面由于疫情因素,使得线下实体卖场的客流量严重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线上渠道的家居建材销售比例逐渐提高,进一步分薄线下实地卖场营业额和营业利润。

D

“船大难掉头” 企业转型自救不易

事实上,以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为代表的卖场都在自身主业之外开辟“新航线”,包括向中高端路线转型、加快线上线下渠道数字化建设等。

“我们的家居行业是在走向高端,而且未来的竞争就是高端的竞争。”在2023中国建博会(上海)现场,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阐述公司的高端化路线,并认为中国家居品牌未来要抢制高点、最起码要去探索它,不能坐以待毙,要创新第二品类和品牌。此前,在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中,红星美凯龙也给出明确的布局思路:公司将主力品类持续延伸至十大品类,加大主题馆打造,以期快速抢占所在市场里中高端市场的消费者心智,以及挖掘和引入智慧电器、餐饮等中高品类,打造多业态融合。

居然之家则持续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发力,于2021年6月推出数字化家居产业服务平台“洞窝”,围绕产业服务平台拓展设计、装饰、智能家居、物流配送、到家服务等线性服务。相应的,企业加大了对“洞窝”数字化研发的投入。2022年,居然之家的研发费用为3668.92万元,同比增加2369.41%。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企业近年来尝试不断,亦难逃“船大难掉头”之痛。从历年的财报数据可见一斑。梁振鹏对此分析,与电器实体卖场遭遇的发展困境相似的是,这类流通企业在向线上转型时,难以同时兼顾线下实体卖场发展。“企业走电商路线,首先要考虑到线下的客流量问题。而卖场的人工、房租、水电、物业等各类经营成本昂贵,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转型困难。”不过,他也提到,随着经济的复苏,家居建材卖场企业今年的营业额、利润等状况有望比去年好转。

(图文来源: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 图/文,侵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