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榆林新材料集团引领铝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
2025年10月10日 09:42:52
|
1031 浏览
|

近年来,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林新材料集团”)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端铝基新材料为核心,聚焦产业“五级延链”与转型升级,破解产业链发展瓶颈,推动铝产业向高端制造布局,加快打造国内煤电铝一体化产业“第一名”。


作为榆林新材料集团铝基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孵化的主要承载单位,研发中心通过精准定位技术需求、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构建差异化市场布局,形成贯通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铝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5-10-10_094322_507.jpg


战略引领:精准定位锚定高端市场


研发中心以“市场需求导向—创新科技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闭环路径,系统梳理铝产业技术断点与市场空白,聚焦烯碳铝合金、高品质铝合金扁锭、铝锡合金等前沿材料领域,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在新一代货运敞车用烯碳铝合金大尺寸型材项目中,研发中心团队较预期提前4个月攻克成型、烧结、挤压等关键技术。目前,该产品已提交行业内某领军企业试用,榆林新材料集团同步被纳入其供应商管理体系并签订合同,展现出榆林新材料集团“技术突破—市场验证—产业落地”的快速转化能力,助力企业开拓高附加值细分市场,重塑增长动能,全面提升盈利水平。


近年来,研发中心申请铝基新材料智造孵化中试平台,完成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入网申报,当选陕西省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获批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行业地位和技术能力得到广泛认同。


技术攻坚:硬核突破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前沿材料国产化替代方面,研发中心攻坚铝产业“卡脖子”难题,以创新工艺重构技术壁垒,高性能粉末冶金铝基粉体材料中试线、高强高耐蚀铝合金中试项目完成核心工程建设,技术迭代周期缩短30%以上。碳渣升级改造项目通过1万吨/年产能技术整合,同步推进可研、设备调研及环评、安评等工作,形成全链条管控能力,助力企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性突破。


在专利布局构建技术壁垒方面,截至目前,研发中心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覆盖材料配方、工艺参数、设备设计等核心环节,有效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同时,以技术独占性构建市场竞争优势。“电解铝危废碳渣制备氟化铝和磷酸铝关键技术”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可有效保障产品性能稳定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研发中心全面优化高端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系统构建“内部孵化+外部合作”创新模式,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9项联合攻关,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引入博士及以上高端人才,实现“产业优势+学术智慧+技术创新”三方共振,研发周期、成功率等核心指标得到显著优化。


市场开拓:差异化服务打造竞争壁垒


定制化产品满足多元需求方面,针对下游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研发中心贴合企业实际需求,提供无人机及机器人用铝合金复杂零部件、熔炼用球形铝颗粒等产品“定制化开发—生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轻合金试验车间对外检测服务覆盖5所高校、12家企业,达成订单30余笔。


绿色赋能品牌价值方面,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升级,碳渣升级改造项目实现年处理1万吨碳渣能力,实现氟、锂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电解铝生产对原生氟矿的依赖。该项目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以技术实力彰显企业、行业影响力。


捕捉市场机遇方面,将技术转化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周跟踪、月复盘”机制与进度偏差预警系统,动态优化研发目标路径。其间,为快速响应下游客户订单,团队调整设备参数与工艺流程,将中试车间高强高耐蚀铝合金中试项目设备安装周期整体缩短15%,驱动业务与市场需求深度契合。


下一步,榆林新材料集团将持续聚焦铝产业差异化的高端化,以技术突破构建核心优势,以差异化服务塑造竞争壁垒,围绕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机制、强化人才储备等重点环节,打造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闭环生态,推动铝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榆林方案”。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