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工信部等八部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
2025年09月16日 14:43:09
|
31678 浏览
|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等15条工作举措。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挑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制定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国际合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贡献积极力量。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举措


  (一)着力扩大国内消费


  1.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保障平稳有序过渡。


  2.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等文件要求,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探索建立线上交易管理制度,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开放,提升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准确性和权威性,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3.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二)持续提升供给质量


  4.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汽车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充分发挥开源优势,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持续开展“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5.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贯彻落实《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文件部署,高质高效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重点急需标准研制任务。加强行业监管,加大标准宣贯实施力度,提高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效能,推动企业持续提升汽车产品安全、节能、低温适应等性能。


  6.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培育一批汽车产业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形成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