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5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
2016年03月31日 13:48:58
|
53759 浏览
|

    2015年是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的一年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浙江省视察船舶企业并进行调研,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政策。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航运市场持续萧条、国际船市低位震荡、全球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等困难,实现了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智能制造有所突破、对外合作成绩显著、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等目标,综合实力得到提高,世界造船大国地位继续巩固。但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全行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船舶工业面临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升
201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1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1%;承接新船订单量312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2304亿载重吨,同比下降12.3%。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6%、88.6%、95.7%。





(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5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93.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船舶制造业4005.1亿元,同比增长1.2%;船舶配套业1016.2亿元,同比增长9.5%;船舶修理业227.4亿元,同比下降0.1%;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698.3亿元,同比下降4%。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9亿元,同比下降32.3%。其中,船舶制造业143.2亿元,同比下降1.9%;船舶配套业49.2亿元,同比增长12.1%;船舶修理业10.2亿元,同比增长5047%;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亏损15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9.9%。


(三)船舶出口有所回升
    2015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15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9%。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仍然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164.5亿美元,占比58.7%;向欧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35.7亿美元,占比12.7%;向拉丁美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33.4亿美元,占比11.9%;向大洋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31.6亿美元,占比11.3%。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5年,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国骨干造船企业积极作为,加强客户联系,努力做好船东工作,顺利完成交船。抓住市场机遇,加大营销力度,大力开发新船型,抢夺市场订单,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的完工量占全国的比重为53.4%,比2014年提高2.8个百分点;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的接单量占全国的比重为70.6%,比2014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我国分别有3家和4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前10名,比上年有所提高。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2015年,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我国骨干船舶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产品创新成效明显。三大主流船型全面升级换代,17.2万立方米薄膜型液化天然气(LNG)船、8.3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VLGC)、18000TEU集装箱船、8500车位汽车滚装船、4.5万吨集滚船、3.7万吨沥青船、北极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型海上生活平台、R5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交付使用。2万箱级集装箱船、新一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超大型原油船(VLCC)、7800车位汽车滚装船等新船型获得批量订单。战略性、前瞻性产品研发稳步推进,7万总吨级自主知识产权豪华邮轮、3.88万吨智能示范船、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新型极地自破冰科考船、10000车位超大型汽车滚装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等船型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双燃料中速机和气体中速机等一批自主品牌动力装备研发取得突破。全年造船完工、新接订单修载比分别达到0.353和0.387,创历史新高。


    (三)智能制造有所突破,两融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我国骨干船舶企业不断加强生产工艺的创新运用,加大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等新技术在造船上的应用,提高造船工艺、流程、管理的设计集中度,推进精益造船,进一步提高制造质量和效率,推动信息化和自动化装备同步协调发展。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为船舶行业唯一一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国船级社发布了首部《智能船舶规范》。


    (四)“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成绩明显
    2015年,我国船舶企业以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力推进船舶工业国际产能合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收购了芬兰瓦锡兰旗下二冲程发动机业务,完善了全球网络,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联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全球最大的邮轮运营商嘉年华集团签署了在华合资设立豪华邮轮船东公司合资协议,填补了我国在邮轮设计建造方面的空白。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波斯湾、里海、墨西哥湾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打造了多个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总包项目,展示了“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运营”的范例。中国南车时代电气有限公司收购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供应商英国SMD公司、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收购挪威钻井承包商Northern Offshore (NOF),加快了我国海洋装备高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五)多措并举降成本,抓好管理增实力
    低迷的市场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我国船舶企业更加控制经营成本,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企业通过集中采购、与客户协商价格、签订战略协议等措施,锁定生产成本;通过全面梳理,定岗定编,并对外包工进行精简和优化,减少人工成本;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控采购成本,推动节能降耗,强化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降低资金成本;通过钢材管理系统模块、库存物资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钢材的利用率,降低钢材采购量和库存量,节省物资成本。


    骨干企业通过理顺内部生产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以生产计划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从生产策划到生产技术,再到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的完整生产管理体系。统筹配套资源集中采购,开展管理提升专项活动,加强供方产品质量控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六)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2015年,在船舶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骨干船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中船集团非船装备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盾构机、陆用环保设备、钢结构、风塔等业务进一步拓展市场,院所科技产业发展持续发力。其中,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动力装备全球服务工作,初步形成售后服务组织---沪东重机全球技术服务(HHM GTS),并不断推进汉堡、雅典、新加坡、迪拜、休斯敦等网点建设,在多地已有合作方;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深耕东南亚售后服务市场,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断攀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已在海洋装备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机电装备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四大领域形成了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非船品牌产品。


    (七)兼并重组稳步推进,“去产能”初见成效
    2015年,面对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我国船企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化解过剩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通过评审的《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第三批11家企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第一批7家企业;企业集团抓紧落实压缩产能,中船集团主动关闭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浦西厂区的修船业务,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压缩青山船厂产能、整合江东船厂生产管理、退出宜昌船厂造船业务,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按照“有进有退,进退有序”的战略要求重整修船板块;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兼并大连大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回购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45%股权,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30%股份;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无销路、持续亏损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超过1000万载重吨。


    (八)船舶修理市场需求回升,修船业平稳发展
    2015年,受益于低油价影响,油船修理业务大幅增长,但大型海工装备和特种船舶修理改装需求不足。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积极组织《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编订和《中国修船价格指引》的修编工作,推进行业修船价格本的编辑工作,推进成立以超高压水除锈为重点的绿色修船产业联盟,使修船业保持平稳发展。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修船前15家船厂完成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6%;修理完工船舶3740艘,同比增长12.8%;而仅前11个月,船舶修理业就完成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3%。除常规修理任务外,骨干修船企业还努力承接了高端改装工程,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成功交付全球最复杂VLCC改装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项目;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LNG-FSRU)改装修理;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修“大西洋”号大型豪华邮轮;金海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改装了世界首艘单钩起重工程船“振华30”号,同时积极推进技术革新,采用液压平板车技术实现了超大型集装箱船球鼻艏整体建造、整体吊运和整体合拢,并完成了105吨巨桨吊装。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船市迈入深度调整,市场环境更加恶劣
201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船市场延续低迷,海工装备市场大幅下滑。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生存难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新接订单所占国际市场份额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下降;船舶延期交付明显增多,在手订单交付风险增大;银行贷款条件越发严格,财务成本大幅增长;造船能力供大于求问题突出,造船企业破产重整有所发生。


    (二)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015年,我国船舶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大幅下滑,除外部环境影响外,面对市场竞争的变化,船舶企业管理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骨干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部分企业仍难以有效降低研发、制造和人工成本;难以严格执行生产计划,提高管理效率;难以从设计、工艺、采购等方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内外部质量风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船舶企业管理水平亟须快速提高。


    (三)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研发水平仍需提高
    2015年,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散货船需求量急速下跌,而超大型原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双高船型在整个市场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提升。我国绝大多数造船企业都是以建造散货船为主,在当前散货船市场走势异常低迷的情况下,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地位受到威胁。我国船舶工业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薄弱、更新速度缓慢、研发产品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国际油价屡创新低,海工装备市场受到冲击
2015年,国际油价屡创新低,不少石油公司已经延迟或取消了多个油气建设项目。受此影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成交创近10年的最低水平。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8艘(座)、38.2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75.5%。除此之外,我国在油价高峰时期的2013年和2014年承接的大量低首付款钻井平台和海工船项目,面临的交付风险也越来越大,一些项目由于船东的经营困难不能按时交付,甚至出现项目撤单的现象。


    四、预测和建议
    (一)预测
    世界经济持续疲软,航运市场供需失衡矛盾依然突出,预计2016年新造船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全年新船成交量约7000万载重吨,较2015年进一步下滑,新船价格可能进一步走低。受低油价刺激效应减弱及运力快速增长的影响,油船市场将出现下降,散货船市场总体仍将处于低位,集装箱船市场或将明显回落,特种船市场鲜有热点,多数船型需求保持稳定。


     预计2016年,我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有望保持增长,新接订单总量力争保持稳定,造船完工量约4100万载重吨,年末手持订单量将低于1.2亿载重吨。
    (二)建议
    1.密切关注国家助力船舶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被纳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颁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船舶和海洋工程被列入重点推进行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促进金融业做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服务工作;财政部、工信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被纳入目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被列为六大重点领域。我国船舶工业各领域要积极行动起来,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加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主动对接各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努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2.加快提升科研能力,以研发创新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完善创新研发体系和机制,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创新基础,增强技术储备,打造原始创新能力。利用国内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船舶,引领市场需求;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实现产学研用结合,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难题。


    3.尽快落实相关融资支持政策,保持船舶产业竞争能力
    当前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融资支持对船舶工业获取订单至关重要。呼吁银行等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船企,特别是骨干船企的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管理,扶优扶强,向有品牌、有市场、有订单的船企提供授信、融资、保函等金融业务支持,帮助骨干船企平稳度过市场低迷期;同时向实力强、信誉好的国外船东投放买方信贷,促使其定向下单;进一步加快《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落地,帮助国内船企渡过难关。


    4.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汇率风险
    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将动荡起伏,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将加大。船舶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积极调整财务策略,建立一套适应当前环境的财务管理系统及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融资成本,控制汇率风险,从而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5.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机构的服务作用
    继续发挥船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机构的对外交流和行业服务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积极探索实践经济运行信息服务模式,使信息、统计、加工分析成为行业发展及服务企业的纽带。逐步建立行业监测预警机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主动做好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NGO)相关工作,重点推动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新近发布的统一要求集装箱船纵向强度标准(URS11A)和集装箱船在负载情况下系统处理功能标准(URS34)以及船级社集装箱船结构规范修订工作,开展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283-5内容研究,协助防腐工程师协会(NACE)开展关于船舶行业涂层新标准(PSPC)腐蚀情况数据搜集等工作,努力提升我国造船界话语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