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
2016年10月17日 09:45:14
|
14160 浏览
|
【铝博士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事关国计民生。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展望,至2050年——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事关国计民生。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中方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其中特别要抓住的重点之一,就是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当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难题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
  全球能源治理,呈高度“碎片化”
  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世界能源未来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然而,既有各种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缺乏有效协调,全球能源治理呈现高度“碎片化”,无法满足构建新型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需求。
  从2008年G20华盛顿峰会能源议题被列为“其他挑战”,到2009年匹兹堡峰会上,各方一致同意刺激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本身包括俄罗斯、沙特等能源生产大国,又包括美国、中国等能源消费大国,同时又能在国际能源署、欧佩克等国际机构之间发挥协调作用的G20,逐步走上全球能源治理的舞台。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能源议题做主题发言时强调,要参与国际能源规则制定,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保障能源市场良好运行,并代表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牵头发布《二十国集团能源合作原则》。峰会公报指出,加强能源合作是G20的工作重点,“打造一个强劲并抗风险的能源市场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2015年11月,安塔利亚峰会,能源问题首次被列为会议优先议程之一,并召开了G20历史上首次能源部长会议。
  从担任成员国、联盟国,到成为对话国、观察员国……中国在能源国际组织的席位从无到有,参与由浅入深,与各国际性能源机构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在G20、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下就能源问题发挥关键作用,对全球能源治理影响力逐步加深。在中国推动下,G20杭州峰会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以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有效性。
  中国行动,将“包袱”变为资产
  “构建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透明的能源市场,建设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更有效、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塑造一个负担得起、可靠、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同时利用好能源资源和技术。”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这样强调。
  在中国推动下,今年4月G20协调人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在G20峰会成果文件中,中国协调各方意见,主导形成了气候变化融资的相关内容。
  杭州峰会开始前,中美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但能得到中美两个大国支持“令人极度振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G20杭州峰会在推进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领导力。在中美两国的带动下,截至9月21日,共有60个国家交存批准文书,《巴黎协定》生效的两个门槛已有一个达到。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作为今年G20主席国,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倡议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该小组提交的《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在全球财经政策层面和金融界产生积极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开始考虑规划和加速发展本地的绿色金融。今年前7个月,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约18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40%以上。
  “中国绿色金融给国际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机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莱斯利·马斯多普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向社会资本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将对中国绿色产业跃跃欲试。今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发绿色金融债券,并录得3.1倍的认购倍数。据悉,该银行在未来6个月内还将在华再度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
  中国不仅自己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也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G20杭州峰会能源部长会议成果文件中首次提出将能源普及的重点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扩展到尚有5亿无电人口的亚太地区,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寻求绿色发展方面向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戴青丽认为,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正在担当“领头羊”,将改善环境的“包袱”变成资产。
  全球能源互联网,让各国百姓受益
  当前全球每年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比重高达85%以上,而全球每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近2/3,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旨在促进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中国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中国方案,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G20杭州峰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纳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会议报告。
  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初步建成时,清洁能源比重将达到80%,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届时,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有望实现。这一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能源变革转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赢得潘基文、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等的高度赞赏和积极支持。
  一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全球已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互联计划正在积极建设中,它们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能源互联网带来的还有更广阔的经济前景。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形成若干个万亿级的投资板块。仅在中国,2016年至2030年特高压及配套电网投资,加上西部清洁能源开发投资,超过12万亿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何佩德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能源从富裕地输送到匮乏地,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将让全球百姓受益。
  全球化时代,能源资源全球配置,参与才能分享,治理才能公平。深化全球能源合作,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将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