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借鉴广州固废处理经验 促进大中城市破解“垃圾围城”

|
2016年09月09日 10:16:06
|
15392 浏览
|
【铝博士网】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垃圾围城”日益成为大中城市面临的难题。2000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被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2017年广州生活垃圾将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首个初步破解垃圾围城问题的城市,按规划,至2020年广州将基本破解“垃圾围城”等城市生态难题,并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生态恢复、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垃圾围城”日益成为大中城市面临的难题。2000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被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2017年广州生活垃圾将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首个初步破解垃圾围城问题的城市,按规划,至2020年广州将基本破解“垃圾围城”等城市生态难题,并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生态恢复、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法规明确指引,科学布局推动循环经济
  广州是我国第一个立法管理垃圾分类的城市,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就综合考虑到本地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消费结构等因素。
  2007年,《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中就要求垃圾被合理地收集、清运、贮存与处理,不可影响城市市容及环境卫生,并将垃圾分类列为目标之一。随后,广州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广州市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构建“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垃圾分类体系。还通过制定净菜上市、执行限塑令、改混合收运为分类收运等措施促进垃圾分类,有效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目前,广州正在推进建设全国首个多功能、资源共享、管理高效的垃圾分类大数据管理平台,按照地区统计辖区内的所有住户数量,建立垃圾分类数据库并对辖区内住户每天的垃圾进行统计,分析垃圾的成分和数量,逐步实现垃圾分类的合理化、智能化。
  在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每天约有3000吨垃圾在此焚烧处理。该厂采用机械式炉排焚烧炉,通过850℃-1100℃的高温焚烧处理,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彻底清除;同时,焚烧所产生的烟气并非直接排入大气,还要经过脱氮、脱酸、除尘、去除残余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类物质。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系统,把水加热成蒸汽,送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每年可发电约3亿度,除了满足工厂生产用电外,其余电量上传南方电网统一调度。此外,焚烧后剩余的炉渣经过处理可制成建筑材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在厂区内经过厌氧、好氧和反渗透膜处理等多个环节,变成可在厂区内循环利用的中水。这种循环经济模式在业内已经渐成标配,既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又从中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一条可持续、高品质的解决生活垃圾的道路。
  三方监管保安全,生态补偿、体验宣传助稳定
  目前,我国不少垃圾焚烧厂在运行中出现了渗滤液偷排、飞灰和炉渣乱倒的问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的混乱,信息的不透明,民众相关知识的普遍缺乏,容易造成居民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恐惧心理。
  而广州近年来逐步探索出政府、企业、居民(村民)三方共同监管的方式,即运营企业加强管理、精细运营、严控排放,与市城管委、市环保局联网实施同步在线监管,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各类检测和临时抽查,实现全流程监管;同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焚烧厂各项排放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不同的媒介定期对排放数据指标公开,打消外界的疑虑。另外,邀请附近居民走进工厂,实地参观考察处理过程,每周均设置公众开放日,社会各界均可通过预约进入工厂参观。2014年6月起,广州市政府、市城管委举办“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万人行”活动,焚烧厂成为了广州市环保宣教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仅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近年来已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万多人次。
  广州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垃圾产生区向垃圾处理区缴交垃圾处理费,缴费标准为75元/吨,相关补偿费用由区、镇政府一直下发到社区或村里。同时,负责垃圾焚烧厂运营的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与各级政府部门紧密配合,通过交通、电力、供水改造和延伸服务反哺当地经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当地居民(村民)就业;在垃圾焚烧项目选址环评阶段和运营过程中,不仅注重环保知识宣传,还邀请附近居民代表到外地实地考察类似项目情况,使他们理解支持项目落地。
  谋划新目标,“城市垃圾”有望变“城市矿产”
  根据广州市城管委公布的数据,广州目前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8万吨,位于中心城区的兴丰填埋场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量。因此,广州市政府选址在黄埔、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5区兴建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填埋场、3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并同时启动兴丰填埋场第七区应急抢险工程。
  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组建的市政府直属全资国有企业——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确认为广州市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设施投融资主体,负责对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目前这家企业承担了广州市中心城区100%、全市约87%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2015年全年处理生活垃圾共495万吨,日均处理量达1.36万吨。在引进丹麦伟伦的垃圾焚烧技术和丹麦尼鲁烟气净化技术后,该公司通过技术转化,成为国内唯一拥有焚烧项目三大主机设备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其中,经过技术消化吸收并自主研发的焚烧炉产品,将全部应用在广州市的各个焚烧厂项目中。此外,该公司还致力于清洁能源生产、固废资源开发、环保装备制造和环保技术服务业等环保领域的综合性业务,力争打造低碳环保、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国有控股大型环保产业集团。
  广州还将加大对垃圾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范研究、新技术开发和重大装备的产业化研发投入,提高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水平,使“城市垃圾”变成“城市矿产”。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