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G20绿色理念成为全球污染治理的“推进器”

|
2016年09月06日 09:46:24
|
17191 浏览
|
【铝博士网】9月3日,在G20杭州峰会正式开幕前夕,中国和美国选择在同一时间向联合国方面,交存两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让世界为之一振。

  9月3日,在G20杭州峰会正式开幕前夕,中国和美国选择在同一时间向联合国方面,交存两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让世界为之一振。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携手展现了它们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又一次重大贡献。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活动仪式上所言,这体现了中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

  青山就是金山,中国促使G20更关注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此次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而今年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窗口期。

  2015年11月,在中美协力推动之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成功召开。《巴黎协定》最终得以达成,该协定旨在为2020年后世界如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一份路线图。《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达成的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2016年4月,《巴黎协定》得到正式签署,成为2020年之后全球气候治理的最重要指针。然而,要使《巴黎协定》真正生效,需要至少55个国家在国内走完批准协定程序,而且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须占全球的55%以上。

  在中国大力推动之下,今年G20成员首次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将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这被认为是中国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突出贡献之一。

  明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德国召开,而德国也恰巧成为2017年G20的轮值主席国。可以说,作为国际经济治理首要平台,G20也开始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加大力度,而这对于带动全球气候治理至关重要。

  气候变化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和经济发展议题密切相关。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近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范式性”转变。

  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主要规定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责任,过去几百年这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造成了温室气体的“存量”问题。

  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应承担最主要的减排责任,而发达国家则提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也应做出严格的减排承诺,因为这涉及到温室气候的“增量”问题。由此,从一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矛盾就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难题,与气候治理相联系的“发展权博弈”越发凸显。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中国方面都认为气候变化就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满足减排要求似乎就意味着不得不牺牲经济增长,更多工厂要被关闭,还得面临出口产品价格上升等代价。现如今,中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色”必须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核心理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建设低碳社会等对中国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正如习主席在9月3日的G20会议演讲中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对于中国来说,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并不是仅仅为了回应国际压力,而是确保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过去几年,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多份国家减排战略,并在就《应对气候变化法》积极展开立法准备。

  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中国成为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1.2%,比2005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做出的承诺,到2030年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15%、18%。到2030年左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非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也将提高到20%。2017年中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是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性举措。

  展现全球领导力,助推全球气候治理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开始在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展现令人瞩目的领导力,通过气候变化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中国实施“大国外交”的重要策略。

  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强调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也呼吁每个国家都应当自主地、积极地承担起减排责任,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实质性支持。为了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了“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中国的全球领导力,还体现在推动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逐步深化合作。这已成为两国双边关系中的最大亮点。

  与之前的小布什政府不同,奥巴马政府明显提升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投入,这为中美协作创造了条件。2013年4月,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专门设立气候变化问题特别工作组。同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历史性的会晤,双方之后宣布将就控制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展开更多合作,它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2014-2015年,中美利用两国元首互访的重要时机,共同发表了两份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向世界做出具体的减排承诺。

  时至今日,中美两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的比例已超过40%,它们采取“相向而行”的切实行动意义重大。可以说,没有中美的协调与合作,全球气候治理就根本无从谈起。3日晚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成果》显示,下一阶段,两国将编制并发布各自本世纪中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继续采取有力度的国内行动,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向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包括在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及全球航空业减排等方面加强具体合作。

  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中国力主将落实“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峰会议程,并邀请乍得、塞内加尔、老挝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嘉宾国参加此次峰会。

  2015年8月,联合国通过“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替代2000年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在这份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发展议程中,设立了17项主要目标,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占据了极为突出的位置。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挑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将是最后一代可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人。

  可以说,G20峰会专门选择杭州作为主办地,其目的之一就是向世界展现“绿色中国”,展现中国人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中国希望向世界传递出这样的核心信息,不要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负担,它可以,也应当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需求和机遇,包括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没有可免于遭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地方。中国期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为G20染上绿色,使其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