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土壤污染应与“水气生”统筹治理

|
2016年07月04日 08:58:46
|
13038 浏览
|
【铝博士网】在当前河北及京津冀区域面临水、气、土立体式污染的现状下,应坚持统筹治理,实施水气优先治理、率先达标,并长期治土。
    在大气、水污染之外,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也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目前土壤污染防治仍存在基础信息底数不清,土壤修复起步晚、技术缺乏、标准滞后等难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孙世友认为,水、土、气、生(生物)处于一个生态系统,污染物质之间存在介质的传递关系,在当前河北及京津冀区域面临水、气、土立体式污染的现状下,应坚持统筹治理,实施水气优先治理、率先达标,并长期治土。
    
    土壤污染存三大“祸首”
    
    据近年河北农业地质调查,河北土壤总体清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果园等用地。但表层土壤Hg汞、Pb铅、Cd镉等重金属元素明显累积,局部污染较重。孙世友说,工业三废、污水灌溉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是造成河北土壤污染或超标主要原因。
    
    多年来因生产工艺落后,部分企业采矿和金属冶炼以及电镀、制革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当,越来越多污染物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查处和治理力度,污染趋势得到遏制,但历史原因造成的污染仍需关注。
    
    其次,河北污灌区分布范围较广,有些污灌区甚至超过了30年。污灌及其持续时间增加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污灌区农田最严重的污染问题。
    
    此外,河北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较高,长期施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磷肥会导致土壤中Cd镉、Cr铬和As砷的积累,个别农药在组成中含有Hg汞、As砷、Cu铜等重金属元素,长期过量或滥用也会污染土壤。同时,河北年均畜禽粪尿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当养殖畜禽粪便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且不经合理处置,菜园和果园对其过量施用就可导致土壤重金属明显积累。研究表明,河北常用耕地畜禽粪便平均承载量为19.1吨/公顷,部分地区农业废弃物承载量已成为对环境较严重影响的预警区。
    
    底数不清、技术不足、标准滞后
    
    孙世友认为,虽然近年来农业、环保、国土等多部门都进行了土壤污染监测,但各部门相互间缺乏联动和长期有效的土壤污染监测机制。目前河北土壤污染信息仍底数不清,尚难以全面掌握环首都区域土壤污染清单、来源、分布、程度及态势等。随着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部门联动将会加快土壤污染底数调查与评价。
    
    在土壤污染修复上,存在起步晚、技术匮乏等问题。孙世友说,多数省份近两年才开始做一些半研究半示范修复项目,且国内自主研发的修复技术创新与装备严重不足,缺乏规模化应用、产业化运作的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比如,目前国内针对某种重金属元素单一的研究和技术较多,但实际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呈复合型,亟须成套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和装备。”
    
    孙世友说,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环境领域研究投入逐年增长,但围绕农田土壤污染源解析、过程调控、风险评价等环节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支撑农田土壤高效、安全、可持续利用这一目标。“目前修复试验项目一亩地每年仅需投资二三百元,边修复边生产。但重度污染农田修复周期需5到10年,成本高、效益低,需政府补贴,不然很难推广。”
    
    此外,现行的土壤环境标准不健全,使目前土壤环境污染评价与分区都缺乏适宜的依据。孙世友说,目前执行的是1995年出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太粗泛,针对性不强。“土壤类型复杂,仅河北就有164个土属、357个土种,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土壤不科学。亟须统一标准与细分标准相结合,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才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治理修复。”
    
    “水土气生”应统筹治理
    
    孙世友认为,应整合各部门资源、尽快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并确定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元素开展加密普查,查明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同时,在治理上,水、土、气、生物处于一个生态系统,污染物质之间存在介质的传递关系,一损俱损。他认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应遵循水气为源头、土壤为承载的自然规律,实现三者统筹治理。“研究表明,土壤污染除了受水污染影响,部分还来自大气污染物沉降。而土壤污染也对大气、水环境造成影响。”孙世友说。
    
    首先,应统筹水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互为因果、互为源头修订、制定标准,防止污染治理空转浪费。并构建以环首都区域为核心的水-土-气-生物污染链监测网络,搭建应急监管平台、土壤环境监测网与决策支持系统。
    
    其次,统筹考虑土壤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饮用水源保护、人居环境健康等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区、高背景区及有关的癌症村等高风险区进行深入调查与评价,对土壤污染重点区域重点监控,调整种植结构,严防重金属超标食品进入食物链。
    
    此外,加强法律、科技支撑。孙世友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法规,建立部门统筹、联动监督监管机制,明确政府、企业、组织、个人等责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并加大科技支撑,以土壤污染防治为核心,揭示农产品产地立体污染发生进程、演变机制,构建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背景值。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研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