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产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天成彩铝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建设巡礼
2016年5月6日上午,阵阵鞭炮声响彻酒钢天成彩铝公司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开工奠基现场。随着项目开工奠基,不久的将来,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嘉峪关90万吨
电解铝厂房旁,一个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西北最具规模和竞争优势的铝深加工基地将在这里建成。酒钢将结束有铝无
铝材的历史,在延伸铝产业链、完善铝产业结构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对我市铝产业由生产初级原料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
2015年,对东兴铝业有限公司而言是极其艰难的一年。铝价接连下挫,创近25年来新低,电解铝全行业陷入亏损状态。面对严峻残酷的市场形势,东兴铝业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酒钢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盈利、保顺行、保安全、稳增长、创品牌”总要求,坚持“效益优先、淡化规模”原则,深入推进企业内部改革,积极寻求对外合作。经过不断努力,今年1-4月,东兴铝业公司铝产量达45万吨,收入实现47亿元,产值42亿元,利润3.2亿元。
“天成彩铝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将对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市委书记柳鹏说。该项目目前是酒钢生产产品附加值最高的项目,远远超出
铝合金棒和
铝板的附加值,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技术标准一流,是酒钢在铝材产品方面最大的突破。同时,酒钢与混合民营制企业合作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走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实现了国有企业基础雄厚与民营企业技术先进的优势互补,是一次强强联合的跨越,实现了
铝产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酒钢下一步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次酒钢集团与北京天成宏业控股公司携手合作的40万吨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按照国家产业转移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要求谋划建设的重要项目;是酒钢集团公司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重要举措;是酒钢集团公司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酒钢打造‘煤——电——电解铝——
铝加工’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酒钢集团公司铝产业由生产初级原料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型具有深远意义。”酒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陈春明在项目开工仪式上说。
酒钢天成彩铝公司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由酒钢集团公司和北京天成宏业控股公司合资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1170亩,计划总投资24.52亿元,主要建设铸轧车间、冷轧车间、涂层车间等生产设施,研发中心、机加车间、炉渣脱氧剂生产线等辅助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绿色短流程铸轧铝加工生产以东兴铝业铝液为原料,通过熔融、均热、铸轧、冷轧等工艺,生产铸轧卷、冷轧板、彩铝板等产品,工艺省去重熔工序,减少运输和储存,节约能源并减少二次烧损。项目年产铝合金铸轧卷40万吨,其中,铝合金
幕墙板和
铝箔坯料用带材20万吨、铝合金涂层板带材20万吨。项目产品定位大宗常规产品,市场适应性强,市场需求较大,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50.6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4.9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该项目的合作将充分发挥酒钢的资源能源及北京天成宏业控股公司的技术、销售平台、经营机制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酒钢集团公司与北京天成宏业控股公司的合作必将是一次1+1>2的合作。”酒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东兴铝业公司董事长、酒钢天成彩铝公司董事长刘万祥说。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与酒钢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的
钢结构项目循环耦合,对现有产业链是一次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当然,该项目对酒钢集团公司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依托配套建设的研发中心,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为向高端铝箔产品市场进军打下坚实基础。”刘万祥说,“3-5年后,酒钢天成彩铝公司将是一个在铝加工高端产品中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企业。”
骄阳似火,酒钢天成彩铝公司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机声轰鸣,大型装卸车来回穿梭。随着
氧化铝原材料供应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及我市铝产业发展必将实现“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