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固体废弃物危害较大,造成土壤、大气和水体污染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大,影响范围广,会造成土壤、大气和水体污染。
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和填埋占用了大耕量地及建筑面积。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流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导致土壤酸化、硬化、碱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在人体中富集。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降雨或者直接排入河流中,给水体造成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堆放、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小颗粒的废渣会在风的作用下进行迁移,影响环境卫生。
二、工业固废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综合利用和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常见处置方式有综合利用和处置
综合利用是指从固体废弃物中提取或转化成资源、能源或原材料,主要包括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处置是指使用填埋、焚烧等手段处理并不再回收,主要包括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等。
2015年12月,环保部发布《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年报显示:2014年,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2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436.7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62.2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816.1万吨。其中,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2.0亿吨,处置量4.8亿吨,贮存量2.6亿吨,倾倒丢弃量13.5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61.9%,处置和贮存分别占比24.7%和13.4%,综合利用仍然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固体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是山西、内蒙古、辽宁。前10位城市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为4.5亿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23.4%。
2014年各省 (区、 市)大、中城市发布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如下:2014年,244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2436.7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431.0万吨,处置量889.5万吨,贮存量138.0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的58.2%,处置、贮存分别占比36.2%和5.6%,有效地利用和处置是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危险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是山东、湖南、江苏。前10名城市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925.0万吨,占全部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38.0%。
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和“十二五”规划存在较大差距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预计达到3.4万亿元,其中固废处理行业达到8000亿元 ,占比23.5%,占比方面仍旧不及水、气方面的行业规模,主要是固废危害相对隐性,长期得不到重视。其中,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慢于污水、废气治理。根据全国环境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全部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2.6亿吨,大量工业固体废物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从2011年比2010年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同比增长34%,利用量增长21.88%,相对增幅落后。2011年以后,工业固废利用率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60.37%上升到2014年的62.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2%。
受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以及历史堆存量大、新增堆存快等因素制约,201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约62%,离72%的目标还有差距。《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土十条”预计今年年内或明年初将会出台,作为重要的土壤污染源,我国工业固废的处理和利用将受到高度重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