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土壤修复商业模式重点是解决资金来源和效果评估问题

|
2016年05月28日 09:36:29
|
15674 浏览
|
【铝博士网】根据相关报道,旨在指导土壤修复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颁布在即。
    根据相关报道,旨在指导土壤修复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颁布在即。
    
    土壤修复问题,说到底还是环保与环评的问题。以往人们说得较多的是大气污染、雾霾。这些污染大家看得见,也能亲身感受到。一些地方的水污染也偶尔会受到广泛关注,比如几年前兰州发生的水污染事件。而在近来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中,土壤污染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界。土壤污染散发出的威力,丝毫不亚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实实在在地让人们感受到了土壤中隐秘力量的存在。人们发现,时时刻刻与人类相互发生作用的土壤,并不都是安全的。相比于大气与水,土壤一旦发生污染,修复起来比较难,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各有优劣。土壤污染修复,不仅需要资金、技术,而且修复后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修复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或是几年就可以完成。
    
    更为紧要的是,相比于欧美日,我国土壤修复还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土壤受到污染的面积较大。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另外,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也令人忧虑。
    
    国家对土壤修复的态度是明确支持。2012年3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对土壤修复进行了论述。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土壤修复被再次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中提出,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中提到,加快土壤修复治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可以看出,土壤污染修复的市场很大,而且国家也很支持这项环保事业。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我国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多数采取政府采购土壤修复服务的模式,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简单地说,就是主要靠政府投入。此外,还有一些土壤修复是与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
    
    除了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土壤修复中还存在修复效果评估过程不透明等问题,评估是否到位也难以保证。除非是有显性的危害到人群健康的公共事件发生,人们才能验证土壤环评是否到位。
    
    要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应积极地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比如在推动PPP的大背景下,可以考虑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当然,引进资本的前提是做好规制与监管。首先,应该尽快推动新标准的完善,2015年1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草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在2015年8月形成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其次,需要强化环保部门的权力,使他们能够实施监管。
    
    据估计,在“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将经历快速的扩张,年均规模有望达到超过千亿的级别。一些公共事件对人们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其后果超过了土壤污染的伤害。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土壤修复都应该被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位。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