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着力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增加新需求扭转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下滑的若干措施》

|
2016年01月29日 10:15:52
|
36587 浏览
|
当前,我国建材行业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和新的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建材行业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和新的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关键时期。

  为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遏制新增产能,有力淘汰落后产能,有方增加新的需求,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全体会长会议讨论,并由联合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制定了《着力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加新需求扭转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下滑的若干措施》。该《若干措施》情况清楚,目的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可作为建材行业“十三五”初期和当前一个时期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实施转型升级、解决与增加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作为扭转经济增长下行、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举措。本报现予以全文刊发。

  同时,针对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出了《关于强化行业自律按市场需求组织经营生产防止行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的紧急通知》(全文见本报1月26日第一版),以期通过行业自律、自救和抱团取暖,集合全行业力量共同应对建材行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效解决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努力遏制行业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下滑的局面。

  希望建材各专业协会、省(区、市)建材行业协会、建材骨干企业和会员单位,结合自身的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齐心协力,推动建材行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认识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

  我国建材行业尤其是传统建材在经历了较长时期高速发展之后,正面临对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且转型升级缓慢、创造新的高端需求不足,新兴产业和新的有效需求发展慢且规模体量小,延伸扩展相对滞后,高附加值优势体现不足,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缺乏带动力、创造力,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换挡期后,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特征非常明显,由此导致经济效益下滑也十分明显。

  建材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后表现得严重不适应,表面看是“过剩”与“不足”,实质是没有把握与处理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违背了需求决定生产的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共性矛盾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供需结构失衡的要害,并指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建材行业无论是过剩、短缺共存还是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严重下滑,其核心与要害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建材行业盲目地习惯于简单的雷同水平的复制发展,忽略了适时转型,忽略了新的需求的研究与发展,忽略了创造新的市场空间,造成新的有效供给不足,而过剩产能继续加剧。

  因此,要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也很多,但最关键的、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举措是必须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从建材供给体系特别是市场需求端入手,增加生产市场新需求的产品,遏制雷同技术产能的新增和减少过剩行业产品的生产,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是真正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和加快新型绿色建材发展,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产业结构,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和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最现实有效手段。通过推进建材供给侧结构改革,真正立足市场需求,按需求导向发展,调整发展重点,调整发展政策,把发展转向增加有效供给,转向高端、转向国外、转向市场消费需求,从而改变发展路径增加拓展渠道,全面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改革、增加新的有效需求的若干措施

  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矛盾是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关键因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材传统产业的绝对过剩加之新增产能还在继续,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产品却严重短缺;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都跟不上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需要,造成“几代同堂”、鱼龙混杂;三是把握与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的能力严重不足,只会直走不会拐弯,只会重复不会创新,导致过剩产品内部无序竞争,导致市场实际用量增幅减少与产品价格减幅严重脱节,导致价值与价格严重脱离,使应该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行业内部的原因白白流失。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建材行业要改变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开发新需求,向高端发展,扩大有效供给;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的力度;加强正当的行业自律和必要的区域协调治理,稳定并合理回升产品价格,真正实现改变发展方式扭转建材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其措施如下:

  (一)开发新需求,增加有效供给

  1.着力发展建材新兴产业,增加新的需求。研究与开发并举,着眼于发展特征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基础材料,分别做出新的发展规划,分别提出研发的技术、产品、单位和落地的项目,分别提出与争取国家应扶持的政策,分别明确这些产业、产品应用的领域和市场,清晰与明确这些产业自身向国际领先、向高端发展的目标和带动辐射相关产品的发展目录,将新兴产业发展引向高端、高层次、高附加值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围绕非金属矿及制品业、建材节能环保材料、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其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出“十三五”发展规划与每年的发展计划,让每类新兴产业具备有目标、有路径、有重点发展的项目与支撑点。以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于处在研发阶段的产品,如高档碳纤维、石墨烯粉体等产业方面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科研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组织行业科技创新与共性瓶颈问题联盟攻关,对技术瓶颈和关键技术组织行业联手攻坚;对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如电子信息显示玻璃等特种新型玻璃,既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攻关,也需要配套财税和鼓励应用政策的支持;对已经开始实现产业化的产品,如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建筑板材等新材料,重点是争取出台鼓励应用政策,加大市场推广应用力度。到“十三五”末,争取使建材新兴绿色产业和传统建材提升功能与性能、使改变用途后的产品增加值占整个建材工业增加值的50%。

  2.大力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创造与引导新的需求。建材各产业都要按照《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开发绿色建材产品、拓展增加绿色建材应用领域的实施方案。在确定了绿色标志、制定绿色标准和标识的基础上,从“十三五”起无论是新开发的建材产品,还是已有的建材产品都必须达到绿色标准才能进入绿色建筑应用通道;原有的产品凡是达不到绿色建材标准的,以先改造再生产的原则确保建材产品达到绿色并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达到不同建筑和设施建设所要求的功能与效能。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的重点是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加品种与用途,确保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便于新型建筑工业化施工和改善应用功能、健康舒适,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着重针对目前建材行业结构性短缺和多数产品处于中低端的现状,实施“三个一批”:第一是改造一批中低端产品,对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达不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对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或在标准边缘上徘徊的,对功能单一不具有集成配套的生产线用先进技术加以改造提升,以着力解决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内生态环境问题为前提;第二是开发与推广一批,针对新的需求和空缺,着力以形成新的功能和替代原有的材料为主,提升完善与推进新型房屋和新型板材在建筑工程中的比例和墙材中的比例;完善与推广Low-E节能玻璃在建筑门窗的全面应用;发展替代原有城市管道排水管容量不足、应急暴雨排泄不力与城乡设施老化不适应现代化所需的各种非金属材料;完善与提升轻质多功能、多元合一、低碳、舒适、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替代产品单一、功能不全、不易组合、环保不达标的传统装饰装修材料等;第三是研发一批新型建筑材料,围绕延长建筑材料寿命要致力开发一批高质量、高档次、高端新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围绕建筑工业化和施工装配化集成致力开发组合功能强、易集成组装、易拆卸、易循环的多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围绕舒适、健康、美观、多功能开发新一代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

  3.传统建材主要产业提升与延伸深加工并向高端发展,增加新需求。建材主要传统产业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新增雷同技术的产能和以增量为主导的发展,主要通过创新提升,使产品向高端发展,向深加工与精品发展,提升使用寿命、功能和使用范围,扩大应用领域,增加新的需求。如水泥着重开发海工、核电、地下隐蔽工程、重要桥梁、道路、油田等有特殊功能的专用特种水泥;平板玻璃重点发展新型高档的汽车玻璃,尤其要瞄准前风挡汽车玻璃,用于国防与电子工业等领域的超白超薄液晶电子显示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与各种高质量的精品专用玻璃产品;商品混凝土通过提高性能与功能扩展,并增加在建筑和装饰等其他工程或领域中的应用;建筑卫生陶瓷主要增加节能节水智能高档卫生洁具,全面推广高档节能陶瓷薄型砖,增加集功能、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各种多功能的陶瓷产品;新型墙体材料着重发展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轻质板材、纸面和装饰石膏板产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硅藻泥和以铝塑复合板材为代表的金属复合材料等。

  4.积极发展建材绿色服务型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新需求。建材行业具有建材服务的天然优势,但为建材服务的服务产业链却是短板与劣势,自身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应有发挥。要挖掘与开发建材研发与设计、技术与装备产业,在企业生产线上游开展提升与优化技术的各种技术服务;要挖掘与发挥装备企业的产能潜力,开展生产装备出租、产能出租、生产线在线监控等各种企业生产线中游需求的生产服务;拓展新的服务方式,开展网络精准营销、战略咨询与市场需求分析等各种市场化服务;开展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等延伸性服务,以及总集成、总承包、综合解决方案等一条龙服务。当前重点要为推进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建材企业“走出去”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产业链构建并形成行业服务系统,形成建材服务产业链的普及与规模经营,推进建材服务型产业的全面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提高获利能力

  1.坚决遏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雷同技术新增产能,抑制已有产能浪费加剧。建材联合会和各中国字头的专业协会共同积极向政府部门呼吁并再次提出建议,要求再次修改现有新项目的审批管理办法,不能由利益冲动者主宰项目审批,不管谁审批都必须建立一套由政府相关部门、中介机构、纪检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体现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项目审批监管机制。同时必须制止所有新建项目停止建设,建成项目不再点火投产。呼吁全行业从保护行业整体与长远利益出发,共同行动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雷同技术新增产能,各省、市建材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要主动举报和曝光违规新建生产线,经劝阻仍然新增产能的企业,其主要领导人在各级行业协会中的职务,将劝其辞去。鉴于当前行业所面临的建材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增幅开始下行、产能利用率越来越低、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新增产能项目无论是否合规一律停止建设,否则将造成更大的产能浪费和社会财产的损失。大企业必须带头做出承诺做出表率,并负有监督责任;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和中国字头的建材各产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都必须做出表率,否则引起将其劝退的后果由自己负责。

  2.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都要在2016年上半年内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新标准,制定与争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都要分别依据环保部发布的环保排放标准、国标委发布的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国标委发布的质量标准等国家标准,制定出各产业的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的标准,分别研究制定出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并推动政府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与政策尽快出台。水泥、平板玻璃两个产业一方面要催促政府部门尽早出台中国建材联合会已报出的淘汰标准,另一方面要争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专项资金。同时,创新提升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淘汰一批相对落后并已失效的产品、装备标准,率先推动标准本身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前三年按新标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亿吨以上、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2亿重量箱以上。各建材产业协会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新的供给情况,定出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定出淘汰落后产能的实现时间,定出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单位。各地方行业协会要结合当地产业过剩的实际,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更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本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的新标准和新政策,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迈出实质性步伐。

  3.限制低效产能的生产,视不同情况将其实施关停并转。限制低效产能生产和倒逼提升低效产能关停并转,既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又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必须。2016年开始结合产品认证和绿色标识的制定要建立低效产能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环保税收、碳交易等经济杠杆,从多方面限制低效产能生产,倒逼其关停并转,对于僵尸企业则坚决地关停;对于有可能改造提升的企业,协商大企业将其收购;对于适合转产、有其他地方资源优势的企业,促其转产。

  4.有计划地推进兼并重组,创新兼并政策和兼并模式致力加以推进。进一步争取政府部门出台兼并重组的专项优惠政策,尤其争取兼并重组企业在金融、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的实质支持;以区域为主推动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以股权置换为主,推动控股并购、相互参股、产能置换,发展混合所有制;以淘汰落后产能和限制低效产能生产和对其关停并转为契机,推进低端产能转向大企业划拨。对各产业的兼并重组做出目标、导向,并有计划推进。特别加快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重点产业兼并重组步伐,到“十三五”末争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前10家企业的产能集中度分别提高到70%、80%和40%,减少低端产能占比,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5.支持优势产能“走出去”,改变行业只在本国生产、本国经营的格局。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骨干大企业的优势,积极引导技术装备与经营管理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机械装备、新型墙体材料、玻璃纤维、地勘与矿业开发加工等产业在国外投资建线,率先在国外投资与经营。建材联合会“走出去”办公室以及各专业协会都要为企业提供有市场需求的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等相关信息,同时为企业提供国家政策、金融、投资方面的信息并开展服务对接工作。以中国建材联合会“走出去”办公室和“走出去”经营服务公司为牵引,建立一套行业“走出去”的服务系统。“走出去”发展将成为“十三五”建材工业新的发展路径与支撑点,力争“十三五”末在国外的经济收入占到整个建材业收入的15%以上。

  (三)强化行业自律和区域治理,合理回升建材产品价格,恢复并稳定提升经济效益

  1.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经济规律做好行业自律。产能过剩与严重过剩之后,造成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缺乏自律。一些企业不顾经济规律无根据无限制地降价,造成价格与价值严重脱节,忘记了资源、能源、投资资本的来源,却自认是自己的权力。一些企业不顾行业利益、不顾成本,为了所谓的获得市场而价格一跌再跌,形成无序竞争恶性循环,使大多数企业应该获得的效益被白白流失。一些企业既缺乏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意识、也缺乏睿智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行业尚未建立起能有约束作用的、能制衡和制约的、能得到大家认可和遵循的、违规后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的行规行约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起行业自律的公约,形成违规违约者不仅承担相关的直接责任、并将承担取消其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鉴定和评比评奖资格等后果的条款,营造违规违约者受到行业舆论与道德谴责的氛围,把违背广大企业利益、损害行业行为的人与事锁在笼子里,不让自由泛滥,从而树立起行业协会的权威,发挥协会应有的作用。

  2.强化区域市场环境治理,相互对标提升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抑制经济效益无故下滑。当前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企业自律失控所造成的。在市场需求总量仍然很大、产销率也仍居高位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行业共同认同和共同遵循的自律机制与规则,导致了低价无序恶性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当一些企业缺乏自律,形成低价倾销和无序竞争时,一些行业组织和协会组织不能站出来主持公道、积极引导、大胆抑制,这也是酿成当前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以省、市区域为主体,由所在地区的行业协会和大企业共同组成区域市场环境治理组织,负责遏制本地区的新增产能,组织本区域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各种指标对标和节能减排达标对标,组织企业降本增效,协调区域内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遏制与处理区域内低于成本销售和无序竞争的行为,在区域内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护航。

  3.推广错峰生产,探索推广常态化限产。要积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精神,由各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和协会组织协调相关企业加强区域自律,签订《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自律公约》等相关行规行约,组织企业自觉执行错峰生产有关约定,以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实现有效供给,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和减少排放。同时将错峰生产推广到北方以外的南方及其他地区,在南部地区开展以减少碳排放和节约能源为重点的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引导水泥企业开展冬季、雨季、长假、用电高峰期等错峰生产。平板玻璃行业要积极组织研究和探索适应行业生产特点的提前冷修、推迟点火、降低拉引量等限产措施。建材产能过剩产业都要结合本行业、本区域的特点,有组织地一方面开展限产、一方面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过剩产品限产、短缺领域加快开发。

  总之,全行业都要高度重视建材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形成建材行业依据市场新需求为导向的新供给,激发新动力,促进新发展,有效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推动建材行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